前段时间经历超强台风,恶劣天气过后伤亡大!损伤量5个/亩、10个/亩?近两年,伤亡多到失控的池塘越来越多!密度增加,水质变差,少部分劣质蟹被“淘汰”也在所难免,是不足以影响最终产量的。可如此大的伤亡,还是近两年才普遍出现的。
螃蟹伤亡肯定是有原因的!有说爆发“抓脚病”的,有说“硫化氢”中毒的,有说“长蓝藻”的,还有的说“中毒”的.......等等,许许多多的“病因”被揭开,都对!也都不对!螃蟹伤亡是多重因素叠加、持续恶化的过程,如果水草不好、水源环境不好,那么塘口的环境是不会太好的。鱼、虾、蟹在池塘里吃喝拉撒,产生了大量的“废物垃圾”,是没有办法被净化的。随之而来的就是水浓、蓝藻多、坏底、缺氧、毒素增多.......
所以说螃蟹伤亡,肯定不是某一种“原因”导致的。而是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协同、相互“合作”,共同“杀”死了螃蟹。应对河蟹的伤亡,防治工作有轻、重、缓、急之分,我们首先要理清楚各个“因素”到底能多大程度地影响螃蟹?才能明确地知道干哪些活是有效的工作!否则,我们即使寻遍各处“良药”都很难控制伤亡。
死因一:缺氧 影响程度:★★★★
缺氧是大问题!这一点从3年前,我们就已经开始宣传和推广“增氧增产”的养殖方法了。今年我们高淳安装增氧机的塘口是越来越多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是比较不错的。首先,多数塘口不会爆发大的伤亡(1个/亩左右的损伤量),在可控范围;其次,蟹塘的水草腐败程度不会太严重,很少出现水黑、泛塘等严重水质恶化的情况;
为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溶解氧如此重要?因为我们塘口环境的恶化,都和溶解氧有直接的关系!缺氧会导致底层的有机质没办法消化分解,变成有害物质,底泥发黑,发臭,硫化氢、亚硝酸盐升高;缺氧也会使得水草根部萎缩,伊乐藻上浮腐烂、扁担草“上浮”严重,都是根系没扎牢!缺氧会使得有益藻类死亡,蓝藻(微囊藻、颤藻、鱼腥藻)形成水华,引发“泛塘”!缺氧更会直接造成螃蟹吃料差、上岸上草,伤亡大,规格小都和水体低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。(下文还有一篇关于溶氧的详细文章)
死因二: 应激(刺激) 影响程度:★★★★
河蟹是比较低等的甲壳动物,对外界的环境非常地敏感。“稳定提高产量!”是确保成活率的重要思路!水体环境变化较大,用刺激性药、杀蓝藻后水质“剧变”、大缺氧、ph值、溶解氧的变幅,都会使得螃蟹受到“应激”。“应激”大,螃蟹就不容易“缓过来”。接着吃料就会差、活力就不好,严重地就直接伤亡。所以我们一直在苦口婆心地规劝大家不要杀蓝藻,尤其是已经很严重的塘口,更是不要“踩雷”!不是说杀蓝藻的药“有毒”,而是蓝藻死后造成的水体环境“剧变”,底部急性缺氧、藻毒素迅速增加等让螃蟹根本吃不消这么大的刺激!多数伤亡大的塘口,都和频繁地、大剂量地杀灭蓝藻有关!
死因三:中毒(有害物质) 影响程度:★★★
这里的“中毒”不是指含“剧毒”的农药、重金属等,而是指因水质净化能力弱,动植物代谢产物等自然产生的“有害物质”。氨氮、亚硝酸盐、硫化氢、甲烷以及藻毒素等是我们熟悉的养殖水体有害物质,过高的存在会影响螃蟹的正常生长。有害物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螃蟹肝胰腺萎缩糜烂、代谢能力减弱等。轻微的水质污染不会影响太大,通过水体的自我净化,水产动物自身就可以化解。虽然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很担心这些指标的偏高,但多数情况下是不会“致命”的!我们平时的检测工作也是为了防微杜渐,避免出现严重的中毒情况。(下文还有一篇关于硫化氢的详细文章)
死因四:致病菌
影响程度:★★
水体的有害病菌主要是弧菌、气单胞菌等,致病菌多了就容易引起一些细菌性疾病比如肠炎、烂鳃、甲壳溃疡等。河蟹池塘是开放性的池塘,致病菌是不可避免的,尤其是水质不好的池塘。所以我们会定期的为池塘“消毒”来改善环境,目的是降低致病菌的含量来消除致病力。不能武断地说是哪一种致病菌引起了什么病,病蟹和死蟹上都会滋生致病菌。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水干净一点,就好比家里打扫卫生,勤快一点,家里就干净,老鼠、蟑螂就会少!
死因五:营养不足 影响程度:★
延迟蜕壳、软壳、成熟较晚,都与营养不足有关。正常情况下,螃蟹只要吃料正常,就不会缺乏营养。关键是,我们很少关注到吃料!因为我们认为水质更重要,所以哪怕我们杀了蓝藻、缺了氧,螃蟹吃料差也义无反顾。殊不知,我们调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螃蟹过的舒服点。有些池塘水看上去是清了点,可溶解氧低、刺激大,影响了螃蟹,能说这样的水是更好了么?
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引起河蟹伤亡的五个因素:依次分别是溶解氧、刺激、中毒、致病菌、营养不足。螃蟹伤亡的原因比较复杂,影响程度更是有轻重之分。归根结底还是水质环境恶化导致的螃蟹体质下降,进而引发大量伤亡。缺氧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,吃料差、刺激大是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。所以我们一直在提倡“增氧增产”、“少杀虫、不杀蓝藻”的养殖理念。
当出现伤亡,无从下手的时候,首先一定就是“增氧”!溶氧环境的改善,就是水质环境的改善。尤其是高温天的时候,温度一高、天气一闷,死蟹就会多!就好比进了医院,先挂2-3天吊瓶,然后慢慢的恢复。持续地增氧也是这个道理,先急救解决溶氧问题,溶氧提升后靠池塘的自我恢复能力,这样水质就慢慢好起来了,伤亡也能控制下来。有伤亡固然可惜,我们要明确主要原因在哪里,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处理,切不可盲目去猜、去试!否则,就像很多师傅跟我们说的:“年年这个样子......”
养殖资料整理不易,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评论也让其他人一起受益
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